新闻中心

林茶共生:人与土地和谐

栏目:新闻资讯 日期: 作者:admin 阅读:17

图①:嘿,看这大寨的风景。

这是饶绍刚拍的(人民视觉)。

图②:这是景迈山上的村民在跳布朗族传统舞蹈。

这是郑宪章拍的(人民视觉)。

图③:这是景迈山上的村民在泡茶。

这是谭春拍的(人民视觉)。

图④:看这景迈山上的翁基古寨风光。

摄影师虎遵会的照片给我们展示了景迈普洱茶,挺不错的。

照片上显示了景迈山林下种植立体结构的示意图,真是叼炸天。

这图还画了几个身穿民族服饰的村民在景迈山上采茶,棒棒哒。

图纸是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提供的,还真是有爱心。

9月17日,沙特阿拉伯的利雅得开了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大会,它通过了一个决议,把中国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哇哦,这下中国的世界遗产多了57项。

茶是世界上三种大饮品之一。茶是从中国起源的,后来流行到了全世界。2019年12月,联合国大会决定每年的5月21日都是“国际茶日”。这是为了赞美茶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也是为了推动全球农业能够可持续发展。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是现代茶园种植技术普及之前的实例,它证明了传统的“林下茶”种植方式。它也是全球**个以茶为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到现在,它仍然非常有活力。它是中国农耕文明的智慧结晶,也是人与自然良好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对象: ——作者

在火塘上,炉火正在煨烤着陈年的普洱茶叶,茶香四溢。

有个客人远道而来。茶农仙贡把自己*好的茶叶拿出来了,淡淡的兰花蜜香弥漫在空气中,这是景迈山古树茶独有的山野氛围。

景迈山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在这个地方茂密的原始森林下,有一片世界上罕见的人工种植的古茶林,共达2.8万亩,有超过320万株古茶树。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教授陈耀华介绍说,景迈山所在的西南地区被学界广泛认为是山茶属植物起源和分布中心。作为茶叶的祖先,山茶科的树木在这个地区的第四纪冰期中得以保存,随后演化成了今天的多样化现代茶组植物。公元10世纪左右,先民定居在景迈山,并开发出了利用森林生态系统,在森林中间砍伐大树并在高大的树下种植茶树的"林下茶"种植技术。经过千年的保护和发展,形成了林茶共生、人与土地和谐相处的独特文化景观。

从远处看像森林,近处看是茶林

云雾从潮湿的青山中腾腾而起,一点点地消失在丛林中。现在正是去山上寻找茶叶的好时机。

"从远处看像森林,近处看是茶林。"景迈山与人们印象中台地茶山的规整有很大不同。

进去景迈山上的大平掌古茶林,高大的榕树、樟树下,古茶树渐次生长,再往下还有丰富的石斛、松萝等附生寄生植物。

“哎呀嘿!看这边!找到‘螃蟹脚’啦。”仙贡喊着,靠近一看,原来是一种枝条带着毛的寄生植物。郁郁葱葱的古茶林里,孕育着好多珍稀动植物,而“螃蟹脚”是*受欢迎的一种,一般在上百年的古茶树上才会长,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仙贡说,这既是判断树年龄的一种方法,也是景迈山生态和谐的明证。

景迈古树茶独有的兰花蜜香是怎么来的?或许可以在这片古茶林里找到答案。

云南大叶茶树耐阴、喜热、喜湿,景迈山先民用林间开垦和林下种植的方式,种茶树,养茶林。这样的乔、灌、草立体群落结构,不仅聪明地分享了阳光和养分,还让各种植物的芬芳融入到茶叶里。

一起找茶的西南林业大学古茶树专家蓝增全补充说,这种种植方式,还利用森林自然生态系统提供养分并防止病虫害,不施肥与用药,培养出高品质的有机茶叶和独特的气味。

9月,正是景迈山*忙碌的摘茶季。为了确保茶树充分积累营养,景迈山有个常规的古茶采摘规定:只摘春秋,不管冬夏。

敖织㡳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策划建设牌子。泛滥文、山茶树生长。没有古茶林,老村子山地里1400米海拔高,古茶林村庄周围,*低地上的水田。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包括5片古茶林,9个村庄和3片防护林,村庄的布局和设计反映了世居民族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结果。“茶文化无所不在,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核心。屋檐、服饰、歌谣中都有茶的元素。例如,芒景村位于景迈山半山腰,是一个布朗族村庄,屋顶上的图腾“一芽两叶”表达了村民与茶的深厚联系。”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历经13年的申遗过程,持续进行活态保护。李群,国家文物局局长,兼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说,咱们2010年针对全球遗产领域的一个茶的空白,咱们国家文物局首倡景迈山的古茶林申遗,不过得等到2012年才列入了《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3年,我们国家文物局请国务院把“景迈山古茶园”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力支持和指导云南省、普洱市系统提升遗产保护、管理、展示水平。2021年1月,终于国务院批准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作为咱们中国2022年世界遗产申报项目,国家文物局要指导云南省、普洱市,编制递交申遗文本,顺利通过国际组织的现场技术评估。 嘿,对于“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保护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咱们上世纪90年代,景迈山试种了一些高产台地茶。茶叶的产量虽然有上涨,但是却卖不上个好价钱,还带来了许多二次问题。为了保护古茶树,当地政府先后修订出台了《普洱市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保护条例》等等。在这些规章制度的指导之下,当地的村民们通过控制茶树之间的距离,对台地茶做了减法,重新找回了“林下茶”的种植传统。

2004年,景迈山上开始修电网,还有个修路的计划,结果电线改造得让道给古茶林,进入景迈山核心区的几十公里山路怎么修也成了大头疼的问题:担心修沥青路会影响当地生态,茶叶品质受损;担心修水泥路会反光,影响茶叶的生长温度……景迈山的路变成了弹石路面,用块石铺筑,碾压成型,路面透水性好;部分核心区的路段限制车辆通行,*大程度地保护了景迈山古茶园。

政府和基层合作,建立了一套独特的古茶林保护管理体系,就是所谓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规定了一系列村规民约,比如不能使用化肥农药,只允许采摘茶叶七成……*近几年,村民们的好做法还被写进了村规民约,芒景村的苏国文还和相关部门一起编写了一本“芒景村遗产保护学习手册”。

相关部门及当地政府一直在研究如何保护遗产地。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价值体现在茶林、村寨、茶产业和茶文化上。国家文物局的肖莉副司长介绍,从2013年开始,普洱市陆续实施了17个村寨文物保护展示、消防防雷以及古茶林监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他们优先采用了传统工艺和传统材料,保留了传统干栏式民居的建筑结构、特点和风貌,并对其进行了改造和提升。在保护传承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他们也努力让当地人受益于遗产保护的成果。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评估报告中高度评价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保护管理工作,认为该遗产符合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要求,保护措施覆盖了全部价值体,并且监测和管理系统科学高效。 李群表示,中国将继续加强规划、应对气候变化、鼓励村民参与、规范旅游发展等方面的工作,以确保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突出普遍价值的永续传承,并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在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承担更多责任,为推动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在景迈山的行走中,你会看到参天的古树和翠绿的茶树,听到蝉鸣鸟鸣声不断。在糯干古寨里,一个00后的姑娘叫仙金正在用手机直播,向网友们展示景迈山的风情。她说:“以茶之名,一叶千年。茶树记录着这里的过去,也承载着这里的未来。”

"嘿,听着,在古茶林里,我们不仅是工作,也是住着,还有整个景迈山的发源地!"仙贡说着,在秋风中,她摘下了一片茶叶,茶叶在她的手中闪闪发光,真是有点动人哦。"景迈山一直在养育我们,让我们茁壮成长,真是不离不弃啊。"

"这条消息是从《人民日报》(2023年09月18日08版)传来的啦。"

相关资讯